00:13:15
当银行账户余额仅剩4000美元,Aaron Spivak和联合创始人Lior几乎决定关闭他们的创业项目。2018年盛夏,他们的加重助眠毛毯(weighted blanket)业务遭遇毁灭性打击——日销量从数十单暴跌至零,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这不仅是季节性困境,更暴露出产品设计的根本缺陷:用户反馈"汗流浃背,只能塞进衣柜等冬天"。
在濒临放弃的边缘,他们做了一件颠覆传统创业逻辑的事:拿起电话,逐个联系3000名客户。这次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价值4800万美元的商业革命。
Aaron的成长轨迹印证了典型的年轻创业者特质:运营果汁店、组织派对巴士、甚至尝试销售蟋蟀蛋白粉(但被Lior以"恶心"为由否决)。2017年,当Lior提出"加重毛毯"的商机时,两人发现Google数据显示该品类月搜索量高达30万人次。凭借有限的创业启动资金,他们在全职工作之余每晚在公寓开发样品——Aaron清晨6点经营果汁店,Lior同步运营软件公司,两人每晚7点工作至凌晨2点。
凭借基础图片和单一产品页面,他们以最高竞价购买关键词"weighted blanket",首日即获20美元利润。"我们预推年销售额后激动得以为能买法拉利,"Aaron坦言。初创4个月内营收从3万加速至9万美元,看似前景光明。
2018年7月,多伦多30摄氏度的高温成为致命转折点。日销量从高峰期的20+单骤降至零,最佳单日销量仅2单。"我意识到这并非能力问题,而是产品本身存在逻辑缺陷,"Aaron反思道,"我们创造了季节性商品,却未考虑温带气候对助眠需求的周期性影响。"
Lior提出紧急停业建议:"这是季节性业务,我们被困在积压库存中。"资金枯竭与自我怀疑交织:"我是真正的创业者吗?还是仅凭运气的冒牌货?"
2018年8月,他们在绝境中启动"客户溯源计划":向所有客户发送日历链接预约通话。当87%的受访者异口同声表示"毛毯很棒,但太热汗流浃背"时,关键洞察浮出水面:产品核心价值——恒重助眠效果——被使用场景限制。
"这简直是顿悟时刻,"Aaron描述道,"为什么不做冷却加重毛毯?如果整年可用,市场价值将彻底重构。" 他们飞赴全球寻找面料供应商,最终自研"冰感面料"(Ice Fabric),通过特殊编织技术实现物理降温。但首卷面料成本高达10万美元,而当时账户仅剩4000美元。
拒绝风投以保持100%股权后,他们孤注一掷发起Kickstarter众筹。Aaron强调成功核心:"这不是营销技巧,而是3000个明确承诺——当客户亲口说'你会做出来我就买',信任已提前建立。"
2019年"冰感加重毛毯"成为加拿大历史级众筹项目,更撬动关键增长杠杆:他们登上加拿大顶级创投节目《Dragon's Den》(Dragon's Den,加拿大知名创投节目)。通过现场谈判意外提升估值,创造14季节目史上首次的实时估值跃升纪录,品牌曝光度暴增。
"别先做产品,先问客户需要什么。"
这一准则驱动他们后续关键决策:
"没人相信床垫业务能盈利,但我们的客户明确指出了改进方向,"Aaron总结道。
2021年,当加拿大最大睡眠企业以4800万美元收购Hush(4年估值增长12000倍),收购团队在现场目睹了决定性场景:在顶级商场开业日,一位顾客拿着毛毯请Aaron签名并收藏。收购方高管感叹:"从业25年,从未见过人找毯子卖家签名!"
这个细节揭示了超商业绩的底层密码:当客户主动要求"签名毯子",本质是认同品牌人格化价值。"产品同质化时代,用户更关心品牌背后的故事,"Aaron剖析道,"Abercrombie曾用六块腹肌模特营造梦想,而我们展示真实创业历程——包括破产边缘的挣扎——让顾客成为故事共建者。"
"互联网为小人物赋予对抗巨头的武器,"Aaron指出,"传统模式需跪求零售商,如今直连客户即是权力中心。"
其验证模型可提炼为: 客户洞察 → 需求验证 → 敏捷迭代 → 社群共建 关键动作在于打破"闭门造车"惯性——3000次通话不仅是产品改进来源,更是构建1500人铁杆用户群的基础。当多伦多商场开业日碾压竞品品牌客流(1500 vs 700人),证明"有灵魂的产品"能在物理空间延续线上凝聚力。
从街头摊贩到4800万美元企业出售,Aaron与Lior的旅程验证了创业本质:真正的护城河不在产品本身,而在持续倾听用户声音的能力。当4000美元账户余额即将归零时,那通"要不要放弃"的电话,终被证明是通向4800万估值的必经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