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20
在ChatGPT-5发布后,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首次接受深度访谈,谈及了模型发布后的用户反馈、AI领域是否存在泡沫、数据的重要性,以及AI基础设施建设将如何重塑经济格局。
在ChatGPT-5发布约两周后,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表示,尽管拥有7亿周活用户的公司任何发布都会引来大量意见,但用户已将ChatGPT视为个人所有物。随着“记忆”等功能的发布,这种归属感愈发强烈。
发布后,高端订阅服务(Plus和Pro)的增速反而加快,表明用户看到了巨大价值。企业级市场和开发者生态也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针对有评论称GPT-5是“Anthropic杀手”,Friar分享了来自开发者社区的数据:周环比来看,开发者使用的Token数量增长了约50%。其中,用于实现“智能体行为”(Agentic Behavior)的Token消耗量几乎翻倍,而最令人兴奋的是,模型“推理”(Reasoning)部分的使用量增长了8倍。Friar认为,这正是在推理能力上,OpenAI进一步扩大了其领先优势的证明。
针对Sam Altman此前提出“AI可能存在泡沫”的观点,以及市场传闻OpenAI员工正以高达5000亿美元估值进行二级市场股票交易,Friar做出了回应。
她完全赞同Altman的观点,即AI是迄今为止最宏大的时代(the biggest era),其影响力将超越互联网和移动时代。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浪潮也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
她承认,在任何时代浪潮中,都难免会出现投资失误,部分投资可能无法兑现价值(investments made that are not the best of investments),AI时代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改变AI时代已来临且OpenAI处于领先地位的基本判断。
面对“AI能否让任何人轻易复制任何业务,从而使得护城河不复存在”的担忧,Friar从投资者角度给出了构建可持续AI业务的三个关键:
Friar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富足世界”(world of abundance)。例如,作为财务人员,她不再需要购买现成的规划软件,而是可以在内部为OpenAI构建最好的规划软件。
但她同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企业软件会被淘汰。她以Salesforce为例,该公司是GPT-5的重要参考客户,将其用于“Agent Force”。企业软件领域的领导者正在积极拥抱AI,并将继续引领潮流。
针对“谷歌等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的公司是否应成为最终赢家”的论点,Friar指出,一个重要的转变正在发生:用户认为数据属于自己,而非平台方。
因此,OpenAI等公司开发了各种“连接器”(connectors),能够接入用户在不同平台(如Slack、邮箱、日历)的数据。这正是其企业业务和API业务在过去六个月表现格外强劲的主要原因——用户期望企业搜索能够覆盖其所有工作场景。
随着“记忆”(Memory)功能的叠加,模型不仅能搜索数据,更能理解用户个人偏好。Friar认为,这正在“炸开”(blowing open)整个搜索市场。
她分享数据称,OpenAI在搜索市场的份额在六个月内从约6%增长至12%。她同时指出,这个数据可能被低估了,因为一次Conversational search(对话式搜索)通常包含5-6轮对话,在谷歌会被记为5-6次搜索,而在OpenAI这仅被记为一次会话。这实际上反映了搜索市场本身在变得更大,而OpenAI正在夺取更多份额。
当前,由AI热潮推动的巨额资本支出(CapEx)正被大量投入算力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这对经济产生了广泛的拉动效应,包括建筑、电力、工程、能源和房地产等行业。
Friar强烈反驳了这是短期“糖潮”(sugar rush)的观点。她认为,与相对“轻资本”的互联网时代相比,AI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更类似于历史上铁路系统的铺设或电网的构建(the railroads or the build out of electricity)。
“我们才刚刚开始(early inning),”Friar总结道,“AI目前对GPU和算力(Compute)的需求是‘贪得无厌’(voracious)的。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永远处于算力短缺(constantly under compute)的状态。”
这也正是OpenAI启动“Stargate”等项目,计划进行更大规模投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