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lize pricing account
Jim Haslam: Covid Origins and Coronavirus Genetic Engineering — #77
Cover

01:55:32

COVID-19起源谜团:基因工程病毒与实验室泄漏的完整证据链

美国学术界在疫情前已掌握合成类新冠病毒能力,这引发了病毒起源的核心争议。科学证据表明,一项意图研发"蝙蝠疫苗"的DEFUSE研究计划虽未获DARPA资助,却可能通过NIH渠道秘密推进。实验室动物模型的传播特征、关键基因组异常及秘密会议冲突,揭示了病毒如何从蒙大拿州实验室流向武汉BSL-4设施。

基因工程能力:从数字序列到活病毒

Ralph Baric教授领导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实验室拥有独步全球的冠状病毒合成技术,其专利的反向遗传系统可完成两项关键操作:

  • 接收蝙蝠病毒基因序列文件(如武汉实验室上传数据),合成全新活体冠状病毒
  • 精准修改基因组关键区域(如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消除人工操作痕迹

该技术使构建高传播性病毒成为可能。需强调的是,这种能力本身不构成违规,但其应用场景存在争议。

DEFUSE提案:被拒的蝙蝠疫苗计划

2018年提交的DARPA DEFUSE提案披露了一项科学计划:通过对蝙蝠冠状病毒的基因改造,创建能在蝙蝠种群中自然传播的"疫苗",以降低病毒向人类溢出的风险。核心流程包括:

研究阶段 执行机构 关键技术
病毒采集测序 武汉研究所(BSL-2) 蝙蝠样本采集,测序数据上传
基因工程改造 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弗林切割位点插入
动物传播测试 武汉BSL-4/蒙大拿实验室 跨物种气溶胶传播验证

提案未获DARPA批准,但FOIA文件显示,其技术模块通过2019年NIAID资助的R01拨款续期CREED项目转入实施阶段。

关键物证:动物传播模型异常

SARS-CoV-2原始毒株WA1对5类动物表现出异常高效传播性,而这些动物模型恰好对应研究团队所用实验对象:

实验室模型动物

  • 埃及果蝠(Rocky Mountain Lab主要实验体)
  • 鹿鼠(美国特有物种)
  • 美洲水貂

非自然宿主

  • 白尾鹿(北美特有)
  • 叙利亚仓鼠(非中国常见)

2020年2月邮件显示,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测试WA1毒株时,病毒穿透HEPA过滤系统感染控制组蝙蝠,研究者称其"高传播性超出BSL-5防护能力"。

基因组异常:弗林切割位点争议

2020年1月24日,石正丽将蝙蝠冠状病毒RaTG13上传至GISAID数据库。其与SARS-CoV-2全基因组相似度达96%,但出现关键差异:

进化病毒学家Kristian Anderson分析发现:

  • 以RaTG13为参照时,SARS-CoV-2的PRRA弗林切割位点呈现"人工插入"特征
  • 该区域500个氨基酸完美匹配,但在自然进化中应呈梯度变异
  • 切割位点侧翼存在BsX1限制性酶切位点(基因工程常用标记)

尽管Baric在2019年论文中已论证类似结构(引用2017年爱荷华大学专利技术),科学界对其是否构成"工程证据"仍存分歧。

2020年2月会议:科学共识的转折点

弗林切割位点分析引发美国卫生机构紧急会议:

  • 2月1日秘密会议:Anderson展示基因组证据后,未公开参会的Baric通过电话质疑其结论
  • 2月3日NASA正式会议:Baric现场否定工程假说,会议记录显示Kristian Anderson称"被学术权威压制"
  • 会议后两周内,原始质疑团队发表《Proximal Origins》论文,改持"自然起源"观点

FOIA文件显示,会议期间蒙大拿实验室的动物实验数据被多次引用,但相关结果至今未正式发表。

泄漏路径推断:从蒙大拿到武汉

证据链条指向病毒从研究设施泄漏的可能路径:

  1. 2019年6月:Danielle Anderson在武汉BSL-4接收测序样本(手机基站定位证实)
  2. 2019年夏:Baric实验室向Rocky Mountain Lab发送基因改造样本(FOIA物流记录)
  3. 2019年10月:武汉BSL-4进行蝙蝠跨物种传播实验(事件日志与异常防控报告)
  4. 2019年11月:携带WA1毒株的美国访客离开武汉,病毒基因特征与实验室动物模型高度匹配

当前核心瓶颈在于:Rocky Mountain Lab持续拒绝公开其2018-2019年蝙蝠传播实验的原始数据,而该数据可能最终验证或证伪工程假说。

© 2025 textliz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rms of services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