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lize pricing account
현실화되는 관세 부작용, 연말부터 다시 뒤집힙니다 - 이선엽 AFW파트너스 대표
Cover

00:40:51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双重影响:短期收益与长期信任危机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关税政策转向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美国经济及盟友关系的深层影响。政策的核心逻辑从多边施压转向针对特定国家的“分而治之”策略,短期内为美国争取了投资和财政收入,但长期可能导致盟友信任流失和全球供应链重组。

一、特朗普关税策略的演变:从全面施压到精准打击

4月时,特朗普曾对几乎所有国家及商品类别征收高额关税,引发市场剧烈动荡后一度让步,被舆论嘲讽为“特朗普撤退”(Trump Chicken Out)。但近期其政策呈现新特点:

  • 排除关键供应链国家:中国和越南未被列入新一轮关税清单。中国获得90天谈判窗口,越南则因与美国签署贸易协定而豁免。此举降低了美国生活必需品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 分而治之的谈判策略:美国利用各国“怕成为最先妥协者”的心理,优先与日本达成协议。日本让步后,该协议成为美方与韩国、欧洲谈判的基准,使美国在后续谈判中占据优势。

二、利益优先与双重标准:盟友承压,中俄获缓和

特朗普政府的行动逻辑凸显两大特征:

  1. 利益超越国际信任:美国优先原则下,传统盟友关系与信任让位于实际经济利益。例如在乌克兰问题上,为尽快结束战争(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特朗普政府倾向于承认俄罗斯部分诉求,而非强势施压。
  2. 强弱分化处理:对俄罗斯、中国等强势国家表现谨慎(如中国握有稀土筹码,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动),而对韩国、日本、欧洲等盟友则施加远超预期的压力。

其结果是对盟友的贸易协定条件苛刻,引发强烈不满,而对中国、俄罗斯则显弱势。

三、美国经济的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

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复杂且充满矛盾:

短期收益

财政部预计年底可征收440亿美元关税收入,部分缓解财政赤字压力。此外,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OBB法案)等政策,企业投资确定性增强,可能推动四季度后投资回升。

长期风险

沃尔玛等企业已公开表示关税成本开始转嫁消费者。若全面征收15%关税,可能导致:

  • 出口国企业利润恶化
  • 美国国内物价上涨、消费需求萎缩
  • 企业为控制成本缩减雇佣,冲击就业市场

美联储9月降息讨论已开始考虑“需求放缓导致经济下行”的可能性,而非仅关注通胀。

四、全球供应链重组与盟友信任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可能引发深远的结构性变化:

  • 协议而非协定:与各国达成的是“deal”(交易)而非“agreement”(协定),前者无需国会批准,可随时变更,缺乏长期稳定性。
  • 盟友战略转向:各国意识到美国单边利益优先后,可能减少对未来美国倡议的支持,转向自主利益谋取(如CPTPP、金砖国家内部贸易协调机制强化)。
  • 投资竞争与潜在增长侵蚀:美国通过压力迫使企业承诺在美投资(如韩国、日本),但这些投资原本可能留在本国创造优质就业和衍生消费需求。长期看,美国以外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可能持续下滑。

五、产业影响与投资方向

关税与产业政策叠加,将重塑各行业竞争力:

  • 受益领域:美国内需相关行业(如基础设施、电力、房地产)、本土优势产业(如AI、半导体设备、生物科技)。
  • 受压领域: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制造业(如汽车、电子)、中小型供应商(跟随核心企业迁美成本高,可能被淘汰)。
  • AI与机器人并非泡沫:技术应用加速(如家庭机器人咖啡制作、奥运火炬传递),实际应用场景扩大支撑长期估值,而非单纯概念炒作。

六、地缘政治与能源价格变量

特朗普推动乌克兰停战有三重目的:

  1. 争取诺贝尔和平奖(政治象征意义)
  2. 联合俄罗斯制衡中国(降低美国单独遏制中国的成本)
  3. 压制能源价格(缓解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

若油价降至50美元以下,可部分抵消关税的物价上涨效应。但停战进展缓慢可能加剧美国经济压力。

七、韩国经济的挑战与结构性困境

韩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被动:

  • 投资模式差异:日本以直接投资美国换取缓和,韩国则以出口为核心,但特朗普仅以金额施压(要求韩国承诺类似投资规模),无视经济结构差异。
  • 中小企业风险:大企业迁美后,配套中小供应商可能因无法跟随而失去订单,被迫与美国或日本企业合作,面临淘汰风险。
  • 关键产业依赖:造船、军工、核电等领域需维持与美合作,但若美国要求在中美间选边站,韩国将陷入外交与经济两难。

结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期内通过分化策略为美国争取了投资和财政空间,但长期看,其交易式外交可能侵蚀盟友信任,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对于韩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需在应对短期压力的同时,布局新技术浪潮(如AI、机器人)中的产业链位置,并通过多元外交降低战略风险。投资者应关注结构性变化中的产业机会,而非仅聚焦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 2025 textliz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rms of services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