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28
在领导力领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导者:一种能让你感觉更聪明、更有能力,另一种则会让你感到自己的才能被压抑。 Liz Wiseman 在其著作《Multipliers》中,通过大量研究揭示了“乘法领导者”(Multipliers)与“除法领导者”(Diminishers)的根本区别,以及前者如何通过特定实践释放团队集体的智慧与潜力。
书中的一个案例生动体现了不同领导风格的巨大影响。一位名叫德里克(Derek)的海军士兵,以电子学课程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的第一位上司是一位典型的“除法领导者”——在关键的导弹演习中,他会站在几英寸外不停地咆哮命令,从未表现出对德里克的信任。
结果,德里克表现糟糕,最终被调离岗位。然而,三个月后,一位新指挥官上任。这位新领导截然不同,他立即表现出对团队的信任,并给了德里克第二次机会。他对德里克说:“我指望你了。” 结果,德里克开始不断刷新导弹演习的记录,并迅速晋升为少校。
同一个人,不同的领导者,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证明了一个人的成长与表现,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是“乘法”还是“除法”其潜力。
要像德里克的第二位指挥官那样,释放团队的最佳表现,需要从思维模式到具体行为进行系统性的转变。其核心可归纳为两大步骤和五项纪律。
这是所有行动的基础。领导者需要从根本上相信:“我的团队人才济济,充满伟大的想法和知识。如果我给予他们所有权和思考的空间,他们就能学会在无需我干预的情况下做出卓越的决策。”
建议每天清晨通过一封自动邮件或便签提醒自己这一点,并回顾团队过往成功证明这一点的具体事例,以此巩固这一信念。
将以下五项纪律(可简化为“5S”)融入每周的领导实践中。
优秀的乘法领导者如同天才侦察员,他们持续观察团队,识别成员“不费力的才华”(Effortless Brilliance),即使这并非其职责所在。
实践建议:若难以发现,可直接询问团队成员:“如果让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理想的职位,它会是什么样子?” 一旦发现某种天赋,应公开赞扬并为其创造施展机会,这不仅能极大提升该成员的投入度,其才华也会增长,并能激励他人。
正如诗人威廉·布莱克所言:“伟业成就于人与山峦相遇之时。” 给予团队艰巨的挑战,能逼出他们的才华。
案例:Matt Macaulay 在接管一家陷入困境的大型零售公司时,向每位团队领导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的‘不可能任务’(Mission Impossible)是什么?”——即一个需要团队付出100%能力才能实现的疯狂目标。结果第二年公司股价上涨了72%。
实践建议:像撑杆跳教练一样,不断将横杆升至令人不适的高度,并对团队跨越它的能力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面对重大决策时,不要自己做唯一的决策者,而要成为“辩论制造者”。
实践建议:召集至少两位精通该议题的成员,询问他们:“如果你现在坐在我的位置上,你会做出什么决定?为什么?” 然后激发辩论,通过诸如“你的哪些假设可能是错的?”或“需要什么证据才能让你改变主意?”等问题加深思考。在集思广益后做出最终决定。若决定与某人的建议相左,应私下沟通:“我们能否求同存异,暂时先按这个路径执行?” 由于参与了决策过程,人们通常更能接受并迅速执行最终方案。
必须训练团队自己思考。当成员带着问题来找你时,首要原则是把问题抛回去。
实践建议:熟练掌握这句话:“我不知道。你觉得呢?” 在团队会议中,尽量少说话、多提问。当领导者减少“发言时间”,团队成员的发言时间和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增加,从而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当你确实需要介入提供指导时,在给出意见后必须立即将主导权交还给负责人。
实践建议:想象自己是一名在比赛中叫暂停的教练:布置战术,然后把球员送回赛场,胜利的功劳全部归于他们。每次你收回控制权却不归还,都会挫伤团队士气并阻碍其发展。因此,要“提供帮助,但必须有退出计划”。可以使用这样的说法:“我很乐意帮你梳理思路,但你仍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或 “这些只是供你参考的想法,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归根结底,除法领导者依赖自身的智慧取得成功,而乘法领导者则依靠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取得成功。通过掌握这五项纪律,你可以成为一个乘法领导者,充分激发周围人的才华与能力,引领团队创造非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