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严苛ADAS测试惊爆行业:特斯拉五关斩将,86%车型遭遇滑铁卢
[核心摘要] Decar耗资数百万打造的36车实测显示:特斯拉Model 3/X斩获最佳成绩,华为系表现波动,国产新势力集体受挫。测试暴露AEB系统普遍存在速度局限与决策缺陷,硬件堆料不等于安全性能提升,为过度依赖ADAS的消费者敲响警钟。
测试背景与公信力验证
由字节跳动旗下媒体Decar Studios主导的本次测试满足三重行业背书:
- 自有测试车辆与封闭环境:完全独立于车企的商业操作
- 覆盖全球主流品牌:含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华为等20+品牌
- 对标真实风险场景:15km双向高速公路还原危险驾驶处境
六大魔鬼测试揭示系统软肋
静态障碍物挑战
前车突然变道后暴露静止障碍车,86%(31款)未能规避碰撞。幸存者:特斯拉/蔚来ES6/小鹏G6/魏牌蓝山
多数系统陷入"决策瘫痪",硬件冗余反而延迟反应
施工区规避测试
22%(8款)成功识别锥桶及警示人偶,华为系成最大黑马:问界M7/M9、智界R7、阿维塔07/12脱颖而出
多车误判锥桶为"可穿越障碍"强行冲卡
关键发现:速度天花板效应
测试超速阈值
130km/h
车企承诺上限
120km/h
超出承诺工况
90%测试车
警示:系统未对超限工况明确提示,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昼夜场景差异现象
静止横置障碍物夜间测试成功率仅27%(9款),较日间降低59个百分点。成因解析:雷达对非常规角度车辆建模失效,激光雷达点云识别滞后
成功车型
问界M9/智界R7/小鹏G6/阿维塔12/特斯拉全系/丰田bZ3X/广汽埃安昊铂GT
极端场景生存率排行榜
侧向加塞避险 | 3款 (11%) |
动物穿越响应 | 1款 (3%) |
颠覆性案例
5万元的比亚迪海鸥竟在"锥桶变道测试"中超越百万豪车
行业四大警示信号
- 硬件军备竞赛失效:问界/阿维塔等激光雷达方案未展现预期优势
- 决策系统短板凸显:多传感器融合反致响应延迟(0.3秒误差即致命)
- 系统适用性告知缺位:87%车型未向用户说明120km/h以上功能限制
- 营销脱离技术现实:车企传播话术与实测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
消费者行动指南
✓ 理性认知ADAS能力边界
将AEB视为"最后防线"而非预防工具
⚠️ 警惕速度超限风险
超过110km/h主动接手控制权
"本次测试的最大价值,是戳破科技包装的安全幻象" —— Wheels主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