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16
去年,在Y Combinator校友聚会上,Airbnb联合创始人兼CEO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进行了一场被与会者称为“开创性”的演讲,首次系统阐述了“创始人模式”(Founder Mode)的概念。这不仅帮助Airbnb在疫情危机中绝地重生,更为公司治理提供了全新范式。
切斯基回顾了公司规模扩大后的普遍困境。早期在YC的指导下,他们遵循“做无法规模化的事”、“创造人们想要的东西”等方法论,与联合创始人及YC校友社区紧密合作,取得了成功。
然而,当公司成为“火箭船”后,情况发生了剧变:
切斯基坦言,自己一度成为“讨好者”(People Pleaser),试图在自身管理风格和高管期望之间找到折中点,导致公司内部方向不一,陷入混乱。他感到自己从一个凭直觉行事的创始人,变成了一个迷失的、不自信的经理人,而非领导者。
转机源于与苹果前员工的交流,他们分享了史蒂夫·乔布斯重返苹果后,将一家“经理模式”的公司重新带回“创始人模式”的经历。这为切斯基埋下了种子,但他苦于没有契机实施变革。
疫情的到来成为了那个“十倍于9/11”的危机。2020年3月15日,董事会成员、曾带领美国运通(AMEX)度过911和2008年危机的肯·切诺尔特(Ken Chenault)告诉他,这将是其作为领导者的“决定性时刻”。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的名言在切斯基脑中回响:“坏公司被危机摧毁,好公司度过危机,伟大的公司因危机而定义。” 疫情给了他一直渴望的“领导许可”(permission to lead)。突然间,所有人都看向他问:“我们该怎么办?”
切斯基抓住了这次机会,将脑海中的蓝图付诸实践,其核心操作包括:
切斯基强调,这不是CEO事无巨细地命令员工“向左走”或“向右走”,而是像早期创始人一样,与团队同在“房间”里,共同 brainstorming,进行创造性的流动。领导是“在场”(presence)而非“缺席”(absence)。
这是切斯基反复强调的重点。他认为,CEO必须尽可能多地与公司各层级的员工建立直接联系。
他以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直接管理40多名下属为例,说明这种模式的极端有效性,但也承认这对大多数人来说管理负荷过重。
切斯基认为,设定愿景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每天设定公司的节奏和方向”。就像攀登山顶,目标不变,但路径需要每天调整,创始人必须全程参与这段旅程。
切斯基观察了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发现一个清晰规律:它们要么由创始人领导,要么由极具创始人特质的CEO(如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领导,从而能够不断重塑自身。
他提出了“创始人-市场匹配”(Founder-Market Fit)的概念:你不仅是打造产品的合适人选,更是以独特方式运营公司的合适人选。你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组建团队。
他坦言,“创始人模式”并非适合所有人,但CEO和招聘人员必须诚实告知公司的运作方式,让员工自行选择。在AI时代,速度和敏捷性至关重要,而“创始人模式”的公司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荣。
当被问及若无疫情会怎样时,切斯基认为,他可能仍需花费5-10年时间才能做出那3个月内完成的艰难决策,过程将充满更多挫折和疲惫。疫情是一场“不应被浪费的可怕的机遇”,但他希望其他创始人无需经历世代难遇的危机也能实施变革。
切斯基最后分享了一个重要发现:他曾经害怕强势领导,认为员工不喜欢被指挥。但事实证明,公司规模越大,员工越渴望清晰的方向。没有方向,就会滋生办公室政治、官僚主义,而这正是人们不喜欢大公司的原因。
“创始人模式”通过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深度的参与,最终能让大多数员工更快乐,公司也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