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4:06
中国政策强力引导资金涌入AI与半导体产业,推动股市结构性转变,同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开辟新路径。
"中国正在通过政策购买和市场需求结合的方式,培育自己的AI芯片生态,这可能是全球半导体行业格局改变的开始。" —— 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 全炳瑞 所长
2023年下半年中国股市显著上涨,尤其是7-8月期间。全所长指出,这波行情主要由三个关键因素驱动: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4年低迷后,中国散户投资者("蚂蚁"群体)开始重新进入市场,虽然这次上涨主要由机构资金先行推动,散户随后参与。
中国股市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传统代表企业如茅台(白酒)市值缩水,而科技企业市值占比不断提升。这反映了中国经济从消费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的趋势。
全所长特别指出,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技术竞争:
"特朗普的制裁产生了反效果,中国不再追捧白酒,转而全力发展芯片产业。这是政策导向和企业实力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AI企业的快速发展令人惊讶。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例:
2024年2月17日标志着中国政策基调的重要转变。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
"AI企业应该先赚钱,然后帮助共同富裕"
这一表态导致了一系列变化:
全所长纠正了关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普遍衰退的误解:
约10,000家半导体企业关闭
73,000家新半导体企业注册成立
这意味着净增63,000家企业,表明行业实际上处于健康扩张状态。
中国AI芯片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包括:
其中4家企业预计在未来6-12个月内上市,将为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中国政府的采购政策对英伟达造成直接冲击:
所有新建数据中心必须使用至少50%国产芯片,这实际上意味着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从90%降至50%以下。
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开发出了将性能较低的芯片通过并行连接和软件算法实现高性能的技术:
"OpenAI使用华为芯片进行升级后,通过软件优化在两周内实现了超越预期的性能表现。"
全所长为韩国企业提出建议:
"韩国拥有制造优势,美国拥有AI优势,中国两者兼具但水平不均。韩国应该与美国最强AI公司合作,将AI与制造结合,创建成本降低50%的新模式。"
中国正在大规模推进"黑灯工厂"(完全自动化工厂):
如果中国通过AI将生产率提高50%,就能完全抵消30%的关税影响,这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整体消费增长放缓,但中国消费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
"MZ世代出生时中国已是G2国家,他们成长过程中穿耐克阿迪达斯,但现在发现这些品牌都是中国制造,于是转向国产品牌。"
中国股市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然而,中国市场上仍有超过30万亿元的超流动性资金,这些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机会,可能继续支撑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