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lize pricing account
Xi Jinping absent au sommet des BRICS : "Ça chauffe" entre l'Europe et la Chine
Cover

00:07:09

中国国家领导人十年来首度缺席金砖峰会 欧中经贸紧张进入深水区

第17届金砖国家(BRICS)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之际,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意外缺席引发外界高度关注。这是自2012年以来首次缺席该峰会,而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到访也被削减至半天行程,折射出中欧贸易紧张及中国内部经济治理的双重压力。

经济治理僵局触发领导职责倾斜

分析显示缺席主因源于内部经济治理压力。近两周中国政府首次公开承认多个行业存在严峻产能过剩问题,同时持续的通缩效应引发企业运营环境恶化。这使得内部协调与监管需优先于外交行程。

  • 中国总理在峰会行程大幅压缩:原定两天的经济议程被缩短为半天
  • 欧洲各国持续抗议产能转移:指2024年初开始中国出口产品倾销问题加剧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5%低位(国家统计局数据)

货币战争隐现“三元压力结构”

美元连续贬值构成系统冲击源,数据显示2023年末至今:

货币对比方向 贬值幅度 经济传导
美元对一篮子货币 累计15% 降低美债持有收益
人民币汇率政策 挂钩紧守稳定波动 加大制造商定价落差
欧元竞争地位 单季度增长17%差值 欧盟制造业面临夹击

经济学家警告这种情况可能成为近40年重复日美广场协议(1985)危机模式的新版本,中国高度防范货币博弈。

地缘博弈深化出现策略转变

金砖机制核心矛盾开始显现政治经济分离特征。随着成员数量在2024年扩展到20国后该框架政治统合力持续扩大,约80个全球南方国家通过该渠道表达支持"一个中国"立场(包括对台政策定位),但在经济领域面临明显制约。

金融流动出现结构化转变:企业资金转移创高峰值香港交易所日均交易量激增

数据现实跨境资本移动剧变(2024年3月来):

  1. 允许私企外迁资本支持海外收购
  2. 新亚系产业链转移中心落定香港
  3. 金砖机制仅作为结算工具而非储备方案建立基础框架

欧中战略博弈存在关键矛盾

贸易失衡形成独特谈判窗口期。中国企业正迅速寻找新型合作点:

新合作基础形成:中欧企业联盟优势互补方向

海外产业联合开发:在东南亚/南美共建工业体系(新能源制造)

技术互补合作:针对欧美供应链进行重组并规避直接技术转移担忧

然而欧洲面临自身协作不足的约束:德国保持1070亿欧元贸易盈余,但仍推行单边商业谈判路线(如针对美国的特定行业关税和解方案)并削弱欧盟对外商谈地位。

各国财政差异显著造成行动不一:法国与希腊财政赤字率为欧盟核心国平均值的1.8倍,意大利政府利息支出规模已达其国防预算两倍。

趋势评估总结2024

金砖体系在地缘政治与经济体系显现分化运行新态

欧中谈判焦点

欧洲贸易保障措施协议在7月31日终裁将是未来关键节点

© 2025 textliz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rms of services privacy policy